设置

关灯

第366章 娲神苗裔(9)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直到春秋末期,徐夷才被新兴的吴国彻底攻灭。

        粗略算来,此时已是商朝灭亡五百年后(公元前1067-公元前512)。

        不难想见,以商朝末年孱弱之国力,断无可能彻底消灭仍处巅峰时期的徐夷。

        因此朝臣大都反对纣王的出征计划,尤其以比干、箕子两人的态度最为坚决。

        比干认为东夷诸国反叛之后,商朝西边的周侯姬昌也在蠢蠢欲动,此时大军应坐镇朝歌,随时警惕西周的进犯。

        而箕子则认为东夷反叛已经威胁到商朝在山东的统治,如果失去山东诸国进贡给商的盐铁,必定会让本就不堪重负的局面雪上加霜。

        因此箕子建议纣王在留重兵把守朝歌的同时,也出一师精锐绕道山东营丘,从后方袭击徐夷后方的小国东莱,如此令徐夷腹背受敌,不敢轻易出兵朝歌。

        正是因为朝臣连日争执不绝,脾气一向火爆的纣王最后捏着鼻子同意箕子出兵东莱的方略,同时以懈怠畏战弭乱军心的罪名将比干罚为奴隶。

        然而从辈分上论,比干是纣王的叔叔……

        只因不堪为奴的耻辱,比干在朝堂之上大骂纣王此举是杀人诛心,之后以头碰柱而死。

        就这样,纣王因为逼死亲叔一事被后人不齿,从此各种黑帽子不由分说地乱扣,终于演变成‘纣王因宠信妲己而将比干剖腹挖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