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61 反击(1)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作为乌克兰的第一副书记,科罗琴科同志从三十年初开始,就在莫斯科任职,他在担任莫斯科市彼尔沃达区委第一书记的时候,得到了卡冈诺维奇同志的看重,并很快被调到莫斯科州委,担任起书记的职务。随后,在肃反扩大化运动中,卡冈诺维奇同志前往顿巴斯地区负责“反敌对分子”的工作,顺势便将科罗琴科同志带到了乌克兰。

        实事求是的说,卡冈诺维奇同志与科罗琴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莫斯科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也正因为如此,在将卡冈诺维奇同志送到基辅的时候,莫斯科才认为他能够迅速控制住乌克兰的局面。

        但现如今看来,莫斯科当初的考量显然是太过乐观了,作为政治局成员之一,而且还是老牌的联盟中央领导人,卡冈诺维奇同志的政治水平实在是太低了,他不仅未能领会到莫斯科的真正意图,也没有认清他自己身边的情况,这才导致出了这么大一个纰漏。

        莫斯科前脚刚刚摘掉了赫鲁晓夫同志乌克兰第一书记的职务,将他卡冈诺维奇扶上了位,结果,不过几个月之后,他在乌克兰的副手便第一个跳出来造了他的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卡冈诺维奇同志在乌克兰,不仅掌控不了赫鲁晓夫同志所领导的部长会议,同时,也掌控不了他自己所领导的乌克兰党委,乌克兰的局势在他的领导下,失控了。

        很明显,这是在打莫斯科中央的脸,也是在打斯大林同志的脸。为此,斯大林同志不会去记恨赫鲁晓夫,甚至都不会去记恨科罗琴科,他只会记恨卡冈诺维奇本人,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卡冈诺维奇的无能......

        十几分钟后,黑色的伏尔加轿车驶入克里姆林宫,直奔大克里姆林宫所在地。

        车上,维克托看着车窗外缓缓退后的树影,心里却想着此次政治局会议可能达成的最终结果。

        必须认清的一点是,这次科罗琴科同志对卡冈诺维奇同志的公开反对,虽然会对后者的威信造成重大打击,但却不至于推动莫斯科这么快将卡冈诺维奇同志撤换掉,斯大林同志会对卡冈诺维奇同志感觉失望,甚至会对他感觉恼火,但哪怕是为了莫斯科中央领导层的颜面,短期内,撤换卡冈诺维奇同志的命令也不会下达的。

        但同样需要看清的一点是,科罗琴科同志对卡冈诺维奇同志的公开反对,绝不是最后一场风波,可以预见的是,有了这一次的事件,稍后,卡冈诺维奇同志在乌克兰需要应对的麻烦将会越来越多,强大的压力,或许会迫使他在相关的问题上,采取比之前保守的多的政策。但那或许正是他的政敌所希望看到的,因为他的软弱将会把他送入难以破局的政治泥淖,最终因深陷其中而一事无成。

        从卡冈诺维奇同志的处境上,维克托感悟到了两个道理:第一,永远不要将绝对的信任赋予任何人,第二,必须要有一条路走到黑的勇气。

        伏尔加轿车缓缓停靠在大克里姆林宫西侧的停车场内,瓦连卡第一个钻出车外,一边撑开雨伞,一边替维克托拉开车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