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而大明这边,在小康二十八年彻底确定罗刹人不会再在外东北发起攻势,彻底把他们打跑了之后,又休整了一两年,终于对噶尔丹发起了最后一击。
……
而罗刹人到了这个时候,还依然坚定支持噶尔丹,当然不是因为罗刹人有什么高尚的国际注意情操,他们完全是考虑到“如果噶尔丹最后也撑不住了,罗刹国可以从噶尔丹曾经占领的区域上,吞并掉多少土地,能不能把中亚握在手中”。
如果罗刹人不出兵,不跟噶尔丹并肩作战,那么当噶尔丹崩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这个便利去伸手分遗产。说到底就是这么简单,还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可惜,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鬼蜮伎俩都是没用的。
小康三十年1692,最后的总攻开始了。而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赘述的,因为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摧枯拉朽。
武器技术代差,国运上升期的气势如虹,此前屡战屡胜的心理优势,敌人内部的胆寒和鞑靼其余被征服各部对噶尔丹的宿怨旧仇,一切的一切汇聚到一起。
天时人和都在大明这边,唯独地利和补给难度方面噶尔丹可以稍微占点优势。
噶尔丹打了多年,把鞑靼诸部的总人口,从五百大几十万接近六百万,打到了堪堪只剩四百万。
中亚诸国占领区的人口,加上他原本拥有的青藏地区人口,这两部分加起来,原本巅峰期也一千一百几十万。但是在反复拉锯洗占有的仇杀,以及由此带来的瘟疫、灾荒饿死,从小康二十二年到三十年,八年里连续锐减,现在全加起来只有不到七百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