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章 番外(1)区区秀才值几许 (2 / 10)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待学童已将上述启蒙读物全部认完后,先生就正式开始教授四书五经一类的课程。

        学习惯例是从《论语》开始,经由《孟子》、《大学》、《中庸》依次往下学。

        等学生学完全部‘四书’之后,先生开始教授‘五经’。

        不过通学‘五经’是甭想了,私塾先生没有这么大能耐,先生他会哪科,学生就跟着学哪科。

        等到‘五经’当中的某科也学习完毕,此时学生差不多也到了初次应试的年龄(虚岁十六),可以参加读书人生的第一场考试,为未来科举之路试试水了。

        这第一场考试称县试或童子试,由考生籍贯所在县城举办,每三年举行两次,由在任的知县老爷亲自命题阅卷。

        参加的考生一律称童生,而考中者称生员(秀才),本次共考六场,俗称一考五覆。

        等考生考中秀才后,要到该县所属府城加考一场,知府大人亲自出题并阅卷。

        这次考试的成绩决定秀才可以去何处学府继续深造以及有没有奖学金,有案首(某县头名,未来乡试内定的举人)、廪生(每月有奖学金)、增生、附生(扩招生,备受歧视)之别。

        这次排名之后,成绩优秀者可入省城的府学就读,其余则分发各县的县学或者自费选校(比如杨从循杨附生),因此过去县试又称进学,即进入学宫之意。

        多说一句,这学宫又谓“泮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